城市更新条例实施一周年,这些工作落地有声
2023年3月1日,《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为在减量发展形势下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破解现实难题提供顶层设计,同时也为探索城市更新创新路径,打造更多高品质活力空间提供条件。今天,是《条例》施行一周年。
1年,365天,8760小时
意味着什么?
是更迭、是生长、是沉淀、是价值
回溯这一年
我们与城市发展同频
以城市更新为抓手
服务产业新城建设
步伐更稳健、路径更多元、成果更丰硕
一年来,我们持续拓展低效用地更新盘活力度,推动存量空间资源高质量发展。经开区首届城市更新发展论坛成功开办,全市首个区级城市更新政策正式发布,加强产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城市更新行动高质高效开展。我们在开发建设局的带领下,以经开区城市更新2.0为指导,盘活工业用地5宗、面积22万平方米,提供21万平方米优质产业发展空间,引入和服务智飞绿竹、海纳川等11家优质企业。
以“回购+租赁”模式支持经开区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稳产扩产,打造微型断路器自动化智能柔性生产线,拓展产能空间20%;运用柏瑞安作为经开区生物医药打样中心优势,在回购返租盘活产业空间的基础上,引入医疗器械第三方检测单位、北京药学会医疗器械专委会主委单位中关村水木医疗,打造“概念验证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打样中心”的区域产业配套,以专业化产业载体服务区域主导产业发展;推动建成后未实际投入使用的TCL项目园区重新“活”起来,有效释放产业空间效能,为经开区高精尖产业提供发展空间。
一年来,我们广开思路,持续探索有深度、有温度的城市更新之路。扎实开展星网工业园片区更新,通过国际仲裁方式收回富智康、光宝移动两项目,截至目前,依次推动了片区内诺基亚、三洋能源、腾飞博大、三箭和众鼎(北区)、富智康、光宝移动6个项目的盘活,涉及土地面积25.4万平方米,推进形成集中连片产业空间形态,实现星网工业园区域综合性更新。
助力经开区在总结原星网模式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低效工业用地盘活再利用的良性循环之路。创新城市更新模式,开启国企合资合作的重要篇章,与化工集团、华腾橡塑公司达成合作共识,实现与市属国企在低效闲置用地盘活再利用的新突破;在经开区重点发展商业航天产业的规划下,与时尚控股集团就雪莲羊绒项目达成合作共识,拟打造全国首个商业航天共性科研生产基地——北京火箭大街,服务国内领先的星箭网络总部基地和创新高地建设。
一年来,我们着力打造城市更新标杆项目,总结推广宝贵经验。北京市首个“工业上楼”项目——天空之境·产业广场入选市级优秀案例,支持上市公司义翘神州打造一站式生物试剂和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生物医药创新服务型综合园区,获“中国城市更新产业升级十大优秀案例”,并收录城市更新“北京样本”典型案例,为城市空间拓展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打造“小而美”优质空间隆庆街10号产业园,引入介入医疗器械龙头企业、上市公司先瑞达,与全球医疗器械巨头波士顿科学在产品全球商业化、产品制造服务、产品研发三大领域达成战略合作,助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顺应产业发展逻辑,升级打造公园式产业地标——星网产业公园,为先进封装试制平台芯力创新提供公共研发服务平台建设空间,通过汇聚产业公共资源、补齐生态断点,形成产业上下游合力解决集成电路领域“卡脖子”问题……生动的案例见证了产业新城的更新发展,也成就了城市更新之路上的“亦庄样本”。
未来,城市更新公司将继续秉持“以产业升级为核心”的城市更新理念,以《条例》为指引,持续落实落地存量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服务亦庄新城土地资源配置优化,助力完善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织补城市功能、增强发展活力,以城市更新更好服务亦庄新城高质量发展,助力打造全球产业新城综合发展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