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撷硕果,青蓝相继共成长
在集团团委实施“青蓝相继”人才培养工程,加强青年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指导下,城市更新公司组织申报“关于城市更新进程下工业用地存量转型地研究”的课题,在集团2022年度“青蓝计划”课题研究成果展中喜获二等奖。
求新重质 · 硕果喜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发展模式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城市更新逐渐上升为国家战略,存量工业用地的转型升级更是城市更新的重头戏之一。城市更新公司作为经开区国有平台,深耕城市更新领域多年,在管委会和集团的指导下,通过“平台回购、股权合作、合作经营”等方式陆续完成了21宗存量工业用地的盘活和再利用,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存量用地更新的宝贵经验。
上述背景下,公司组织课题小组参与到集团团委与战略研究院共同开展的“揭榜挂帅”活动,紧扣经开区产业发展实际,通过对工业用地城市更新路径、模式的分析以及对国内外相关案例的研究,总结城市更新亦庄模式,为进一步探索经开区工业用地城市更新的模式创新提供支撑。
青年共赴 · 同心同行
如何推动课题研究开展?
李艳芳:我们首先明确了分工和职责,在课题组内部,每个成员都有自己明确的职责和任务。为了保证每个人都能顺利完成自己的任务,我们还制定了一个详细的分工表,定期召开小组会议来进行任务进度的汇报和讨论。此外,我们小组建立了一个学习共享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团队成员可以分享自己的研究心得和学习资源等内容,提升团队的课题研究质量。
在参与课题过程中的感想?
沈依依:借本次课题研究的时机,结合平时在工作中的实践,我们小组对工业用地的存量更新进行一个系统的研究,在参照国内外优秀案例的基础上梳理工业用地的更新路径和更新模式,在这个过程中收获颇多,相信研究成果也会对下一步城市更新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撑。另外,特别感谢我们课题小组组长艳芳,在过程中积极组织推动各项工作,为我们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杨海洋:我们课题组的成员都是来自不同岗位的,包括前期策划岗、产业招商岗、建筑设计岗,每个人对城市更新项目都有不同的切入点和看法,过程中免不了激烈地讨论,但也帮助我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城市更新工作,进一步认识工业用地的存量转型,我想我会带着对更新改造产业项目的深入理解落实日常工作,为经开区高精尖产业客户匹配更合适的产业空间
在课题推动过程中遇到了
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刘炜:在课题开展的过程中,部分组员因为疫情被封在家里,团队无法开展线下沟通交流,搜集素材困难、调研受限,同时,课题研究和工作时间的冲突也给我们团队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些阻力。但在小组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合理安排课题进度、调整分工,尽可能利用好碎片化时间,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完成了课题的讨论和课题报告的撰写。
李艳芳: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一开始对于几个关键问题不知如何解决,在这方面,公司的各位领导同事给予了我们很多支持,尤其是秦总和前期策划部的两位经理在课题的研讨过程中,多次分享他们在城市更新工作中的经验和看法,给了我们很多好的启发和意见。
青蓝相继· 弦歌不辍
新时代使命在肩,新青年大有可为。一直以来,城市更新公司高度重视并关注青年人才的培养工作,积极搭建平台供大家学习成长,充分发挥骨干员工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实现骨干和青年的“双向成长、互利共赢”,为全面提升公司发展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集团“青蓝相继”人才培养工程打造青年人才梯队、培养各条线专业化人才的支撑下,城市更新公司将持续完善人才成长平台,在岗位锻炼、座谈交流、选树典型等方面探索发力,多措并举强化青年人才培养,推动青年员工在各领域展示良好风貌和青春智慧,为集团创新发展、升级版经开区建设筑牢人才根基。
